导电涂料存储时,需将环境湿度控制在40%至70%之间,并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准确管理:
一、湿度控制的核心目标
防潮防霉:湿度过高会导致导电涂料中的水性成分分层、霉变,或使溶剂型涂料中的金属导电颗粒(如银粉、铜粉)氧化锈蚀,丧失导电性。
防干裂:湿度过低可能使涂料变干变脆,影响施工性能和漆膜附着力。
二、湿度控制的具体措施
使用干燥剂或除湿设备
在存储区域放置适量的干燥剂(如硅胶、氯化钙),吸收空气中的水分,维持湿度稳定。
若存储环境湿度持续偏高(如南方梅雨季),需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功能,将湿度降至40%~70%范围内。
密封容器与包装
导电涂料应存放在密封良好的容器中,避免空气中的水分渗入。
每次使用后,需立即旋紧容器盖子,对于罐装产品,若内盖为锡纸或塑料膜,开启后应更换新的密封膜或确保外盖的密封胶圈完好。
环境隔离与监测
存储区域应与潮湿环境(如地下室、靠近水源的区域)隔离,避免外部湿气侵入。
使用温湿度计实时监测存储环境的湿度,确保其始终在可控范围内。
三、湿度控制的配套条件
温度协同控制
湿度与温度密切相关,需同时控制存储温度在5℃~35℃之间,避免高温加速溶剂挥发或低温导致涂料冻结。
例如,若存储温度为25℃,湿度应控制在40%~60%之间,以平衡防潮与防干裂的需求。
通风与防尘管理
存储区域需保持通风良好,但需避免直接通风导致湿度波动(如避免将除湿机出风口直接对准涂料容器)。
通风可防止挥发性溶剂蒸气积聚,降低火灾和爆炸风险,同时减少湿气在局部区域的聚集。
定期检查与记录
建立储存台账,记录导电涂料的入库时间、数量、批次及湿度监测数据。
定期检查涂料容器是否有破损、泄漏现象,以及涂料是否有分层、沉淀、结块等异常情况。若发现湿度导致的变质迹象,需立即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