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磁波屏蔽膜在存储、使用及设计时需关注以下核心问题,以确保其屏蔽效能与长期稳定性:
一、存储环境控制
温度与湿度
存储条件:温度控制在 0℃~10℃,相对湿度 ≤70%(部分产品要求≤65%)。
风险分析:
高温:加速材料老化,导致导电层氧化或胶层软化,降低屏蔽效能。
高湿:金属屏蔽层(如银、铜)易腐蚀,形成氧化层(如铜绿),增加接触电阻;吸湿可能导致材料分层或变形。
低温:某些胶层可能变脆,影响后续加工性能。
案例:某品牌电磁屏蔽膜在30℃、80%RH环境下存储3个月后,屏蔽效能下降20%,因导电层氧化导致。
密封与包装
原包装密封:未使用的屏蔽膜需保留原包装(如真空袋、防静电袋),并加入干燥剂防潮。
开封后处理:开封后需重新密封,或使用氮气填充包装,避免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接触材料。
运输保护:外包纸箱需固定牢固,防止运输中振动导致材料损伤(如屏蔽层脱落或褶皱)。
保质期管理
有效期限制:多数产品保质期为 3~6个月(如0℃~10℃下存储),超出期限需重新检测性能。
先进先出(FIFO):按生产日期顺序使用,避免长期库存导致材料失效。
二、使用工艺规范
回温处理
冷库取出后:需在室温(22℃±2℃)中平衡 6小时以上,避免结霜影响品质。
紧急使用:若需快速回温,可使用恒温箱(如40℃)加热1~2小时,但需避免高温导致材料变形。
加工环境控制
温度与湿度:开料、钻孔、冲切等工序需在 温度≤23℃、湿度≤65% 环境下操作,防止材料吸湿或静电吸附灰尘。
时间限制:开料后建议 7~10天内 完成预贴合及快压固化,避免胶层老化导致粘接不良。
操作步骤要点
预贴合:使用加热台(80℃~100℃)进行预贴合,确保屏蔽膜与基材紧密结合,防止后续压合时偏位。
快压工艺:
温度:170℃~180℃
压力:100~150kg/cm?
时间:90秒以上
注意:压合需在20秒内启动,避免屏蔽膜受热变形。
固化处理:160℃~170℃固化1~2小时,消除内应力,提升粘接强度。
特殊工艺要求
烘烤去潮:组装(SMT)前需烘烤(150℃、1小时或130℃、2小时),去除材料内部水分,防止焊接时爆板。
孔洞处理:避开无覆盖膜的PTH/NPTH孔,若无法避免,需用真空快压机降低压力(≤30kgf/cm?)压合,防止孔破。
三、材料兼容性与设计
化学兼容性
不耐溶剂:部分屏蔽膜不耐水相封孔剂、助焊剂,使用前需测试确认兼容性。
环保要求:符合ROHS、无卤素等标准,避免有害物质释放影响设备性能。
结构设计优化
屏蔽层完整性:确保屏蔽层无破损或缝隙,否则电磁波会从缺陷处泄漏。
接地设计:屏蔽膜需通过导电胶或金属弹片可靠接地,否则屏蔽效能大幅下降。
避免网格结构:金属网格膜易产生摩尔纹、眩晕效果,且边缘易氧化,不适用于高精度场景。
四、性能检测与维护
定期检测
电阻测试:使用四探针法测试屏蔽膜表面电阻,确保导电性符合要求(如≤1Ω/sq)。
屏蔽效能测试:通过GTEM小室或暗室测试屏蔽效能(如60dB@1GHz),验证材料性能。
附着力测试:用百格刀划格后粘贴胶带,检查屏蔽层是否脱落(附着力需≥4B级)。
失效分析
常见问题:屏蔽效能下降、胶层脱落、金属层氧化等。
解决方案:优化存储条件、改进加工工艺、更换兼容性更好的材料。